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1839 Little Gallery] 黃國彥 手機攝影創作個展2010.1/30-3/10
藝術用各種形式萌芽
照相手機擷取的具象和意象
傳達了藝術的隨機性與生活密不可分的姿態
黃國彥 手機攝影創作個展
Huang Kuo-Yen Solo Exhibition by mobile phone
展覽日期 | 2010.1/30 (六) - 3/10 (三)
展出地點 | 1839 Little Gallery (B區)
活動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20號地下樓 ( 交通資訊 )
開幕音樂會 | 2010.1 / 30 (六)14:30
演奏| 嚴韵雯、邱凱薪、張馨文
推薦序 / 黃子明(中國時報攝影中心主任)
相機在早期是一種奢侈的玩意兒,即便在上個世紀90年代數位相機逐漸普及之前,從事攝影活動仍有一定程度的煩瑣,包括器材的設計、操作、功能,親和性都遠不及現代的數位相機,甚至攜帶的便利性也無法比擬,記得我服務的報社1991年引進國內媒體第一套Kodak DCS專業數位相機,只有130萬畫素,但體積重量奇大無比,必須用一個比出國旅行皮箱還大的箱子攜行,力氣不夠的人甚至還抬不起來。
之所以談這段歷史,是為了對照今天國彥的手機創作。
當數位科技的發展,已經讓人手一機或多機的情況如此普及,從事影像創作的進入門檻已降到最低,加上影像處理軟體與網路、部落格的推波助瀾,人人都可輕易完成創作及展示,且可操之在我,不必再如以前受制於高額經費與沖印、展覽場地等技術性問題。
在某種程度上,手機與卡拉OK的角色一樣,可以滿足未受過專業訓練或無法依附專業體系下的人,一圓明星(創作)之夢,但是,當遍地都是明星(創作),總該有一個專業標準來評價,而非只依賴自我感覺良好來界定。創作者意圖使用最簡便普及的工具,然後把作品放在藝廊中展出,顯然創作媒材本身已不被他視為重點,而是希望充分運用手機的便利與機動,靈活掌握他對身處環境的觀察所得,除了影像形式本身,內容所傳達的意涵才應該是重點。
國彥是職業軍人,與他相識是因為他曾在中國時報攝影中心實習,來自軍事院校的學生很少在商業媒體實習,可見他是有一定程度的熱情,希望一窺攝影領域的奧秘。而照相手機在軍中是管制品,我不知熱愛攝影的國彥是否因此有補償心理,
渴望透過手機來觀察體制外的社會,但一個職業性格上必須受到高度集體層科節制的人,怎麼看待這個多元善變的社會?倒是令我好奇。
一張張似乎頗為隨性捻來的作品,很難看出完整創作的理念和意圖,倒像是各自獨立的抒情小品;《時機歹歹但至少咱還活著》的小蔓藤植物,是否傳達他參加八八水災救災後的心理投射?《每當看見檳榔西施》的「顧眼睛」與《今天買的樂透會不會中?》盆栽,有點新世代看事物無厘頭的味道;《這張作品怎麼這麼好看》頗有自戀的況味;表現玻璃外雨滴的《遊子擅於品味家的甜》是他軍旅生活的心情寫照?
這當然只是我的解讀,對一個勇於嘗試創作的人,他可能有更多的話要說,透過展覽,創作者與觀賞者有了對話的觸媒,不論對話能否有交集,或可以讓觀者感受到樂趣,這都可以成為創作者下一次再出發的動力。
一場戰役的輸贏不代表戰爭最後的成敗,創作之路,期待看到國彥下一場更深入的打擊。
伸手隨興可即的影像 / 鐘永和
人在生活工作之外,大部分投注於自己喜好的休閒活動,尋訪生活週遭最有意思的觸角,追求心靈陶冶的美感藝術,因此有許多上班族,運用公餘之空檔,進行活絡生活的技藝接觸。生活之動靜、是來自周遭事物,無論您、我時時刻刻都在感受生活的凝鍊,環境、歲月的情景,在工作、休閒中不停地延續。
人們在生活當中發揮各自工作專長,浸於自己閒情雅興,構成了各自主的生活空間,人、事、物、景等種種現象,就這樣自然地展現生活動靜。美的紀錄是普羅大眾對週遭生活事物印象,當數位攝影科技普及,大家都能以影像紀錄成為視覺日記,生活就是觀察、閱讀、對話,到最後留下紀錄,這是每一個人生活產生文化的保留。過去慣以文字書寫,現在無論是文字、影像紀錄,均蘊含一種人文生活記錄。
攝影發明至今只有一百七十年,成為多元化的視覺語言,攝影創作者透過其與眾不同的意念,營造出新的視覺印象。尤其數位相機成熟普及,乃至手機輕便攝影功能,均引起人的影像好奇,週遭環境、生活事務繁雜,或多或少帶點給人思緒些為不解,攝影之視窗卻起了善門,開啟另一扇引人遐思視野。黃國彥投入攝影的不輟精神,有些令人稱許,他和一般愛好攝影人不一樣,在軍旅生涯追求攝影藝術的創作空間,手機攝影給黃國彥於攝影觀景窗中,又找到他的意向視界,當然手機攝影品質,難與數位相機比較,
對熱衷攝影創意作者,那是另一片視覺的天堂,非一般攝影大眾的直覺,或玩家逼真的
質感要求,手機攝影可以算是意料及想像的情趣攝影,也讓攝影者進入另一種影像紀錄。
展序 /黃國彥
1839年,攝影這一個神奇的發明隨著時間的軌跡紀錄著歷史,回過頭想想它的原始與過程,就像我時常在想「人類真是一種瘋狂的動物!把這麼大的飛機、這麼重的船硬是往空中、往海上送…」一樣,或許「攝影」它本該是這麼樣地令人難以置信,然而170年後的今日,我們不但熟悉也習慣了它的存在,更幸運的是,我們共同見證了傳統相機的輝煌,以及數位相機、照相手機共襄盛舉之後所帶來的浩瀚!
照相手機業者在激烈的競爭中,竭盡所能地滿足大眾對科技新品的欲望,讓稍縱即逝的畫面不再輕易地從記憶中格式化;在高效率的時代,手機的普遍性幾乎牽動著我們每一天的韻動,攝影的迅捷性也在照相手機的參與下發揮得淋漓盡致,快速傳遞畫面的功能更讓生活中處處都是行動藝廊,貼近的程度從「無所不在」到「無孔不入」,默默地在傳統暗房到數位影像的進階過程之後,再一次延續攝影的創作方式和空間。從過去我尚未參與過的「一部相機足以買一棟樓」的年代,到現在幾乎人手一機(數位相機、照相手機)的大環境,龐大的影像留存增添了回溯記憶的空間,很多人不知不覺地加入書寫歷史的工作,但不經意的畫面往往卻是難得的珍寶,攝影的藝術性蘊藏「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附加價值。作品中,我用不同以往的「觀景窗」紀錄生活週邊細微的佈局,規格較一般攝影作品來得迷你,藉此半強迫地拉近觀眾和作品之間的距離,輔以大範圍的留白顧全作品整體的呼吸空間,希望在作品呈現的個人語彙中,也得以喚起觀眾自身經驗的解讀、體會與純粹,在具象和意象裡,傳達藝術的隨機性和生活密不可分的姿態。
黃國彥個人網站:http://fotologue.jp/kuoyenhuang
Labels:
1839 Little Gallery,
展覽訊息,
講座活動訊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