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4日 星期二

Michael Nischke: UFO Living (失落的飛碟村) 2023.1.7-2.19

《UFO Living》 Michael Nischke 攝影個展
展期|2023.1.7 (六) – 2.19 (日) 11:00-19:00
開幕|2023.1.7 (六) 14:30 -17:00
展場|1839當代藝廊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20號地下樓 (入口於126巷1號旁)
電話|02-2778 8458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 11:00-19:00

五十多年前的現代建築願景——今天只不過是一段記憶。
重新喚起Michael Nischke 遇見UFO之夢


重新遇見UFO的夢想:在 1970 年代,由芬蘭建築師 Matti Suuronen 設計的未來主義圓形房屋是已成為現實的烏托邦的表達。 現代、歡樂和對未來的樂觀,由玻璃纖維和聚氨酯護套製成的類似不明飛行物的房屋降落在世界各地。 遵循太空時代的思想,許多藝術家和設計師對這些不尋常的住宅感興趣。 Futuro 和 Venturo 的大部分房屋都消失了,早已被人遺忘。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德國慕尼黑攝影家 Michael Nischke 在訪問台灣期間偶然發現了這些特殊設計的建築物:它們已被忽視與逐漸被遺忘。 即便如此Nischke拍下這些失落的飛碟村與傳遞他再次遇見UFO之夢的感受,這些作品於2023年1月7日在台北東區1839當代藝廊展出。


關於攝影家Michael Nischke:
Michael Nischke 1956 年出生於德國柏林,在挪威逗留期間開始接觸攝影。 在德國科隆學習攝影工程後,他曾協助 Heinrich Riebesehl 教授,是繼 Bernd 和 Hilla Becher 之後一起被認為是德國最重要的紀實攝影家之一,對他的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迄今為止,Nischke為德國攝影學會 (DGPh) 的會員也已出版了超過 25 卷的攝影作品,其中許多攝影作品獲得了多個獎項。 Nischke還曾擔任德國攝影雜誌的主編。 經營自己的專業攝影工作室後,Nischke於 2000 年開始擔任攝影藝術家。 2003 年,他在慕尼黑市創立了德國第一家全景攝影畫廊。 在過去的幾年裡,Nischke拍攝了一系列特殊的朝鮮和厄立特里亞看不見的全景照片。

EXHIBITIONS

2023 UFO LIVING, 1839 Contemporary Gallery, Taipei, Taiwan
2022 MÜNCHEN CLASSIC, Galerie arToxin, Munich, Germany
2022 FADED MEMORIES, Wunderkammaa, Munich, Germany
2022 UFO LIVING, Affordable Art Fair, Hamburg, Germany
2022 UFO LIVING, Galerie VisuleX, Hamburg, Germany
2022 MADE IN MUNICH, Galerie arToxin, Munich, Germany
2020 UNPLUGGED PHOTOGRAPHY, 1839 Contemporary Gallery, Taipei, Taiwan
2019 TAIWAN PHOTO, Taipei, Taiwan
2019 UNPLUGGED, Gallery Tosei-Sha, Tokyo, Japan
2018 TAIWAN PHOTO, Taipei, Taiwan
2018 REFLECTIONS, Pullman, Berlin, Germany
2017 MUNICH MOMENTS, Gallery Tosei-Sha, Tokyo, Japan
2016 ART MUC artfair, Munich, Germany
2015 EG VAR PAR, Gallery Nischke, Munich, Germany
2013 MÜNCHEN Sofitel Munich, Germany
2011 MÜNCHEN Kunst am Isartor, Munich, Germany
2011 VENEZIA Sofitel Munich, Germany
2011 WHITE OUT, Gallery Nischke, Munich, Germany
2007 BLUE Fotobild, Berlin, Germany


AWARDS

Red Dot Design Award Winner
IF Communication Design Award
Deutscher Designer Club Award
Internationaler KODAK Fotokalender-Preis
Gregor Calendar Award of Excellence

2022 攝影展登場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

『沉潛蟄伏』潛行者計畫 III-《KOI錦鯉》陳彥呈攝影個展

 



1839當代藝廊,近期推出『沉潛蟄伏』潛行者計畫系列,以在台灣隱沒已久的青年藝術家為主的計畫展覽,讓家能夠了解台灣的攝影創作領域的多元化,也讓喜愛攝影的朋友們,看到更不樣且優秀的攝影作品。

隨著首檔的廖哲毅《我的文藝復興之旅》,系列二的女性攝影家劉怡君的《下載托邦》,接著系列三的陳彥呈《錦鯉》攝影個展,於1016(週六)下午2:30舉行開幕,1023(週六)下午3:00攝影開講。

《錦鯉》

本次展出的作品系列包括『病 途』、『愛』、『蜜』與『愛的故事-錦鯉』等。
「這是一趟孤獨的旅程,彷彿是我自己一個人去的。」而一切都是從那張一條錦鯉的照片開始的。

愛的旅所發展出來的攝影創作計畫,包含多個系列的作品,藉由攝影敘事、字與幻燈片,討論關於記憶、攝影與愛之間的複雜連結,在多個系列作品中相互留下線索,讓觀眾透過這段旅程的記憶中,摸索攝影的意義,進思索攝影的特質,在這個們不斷將⾃⼰命故事拍照與傳遞分享的時代,攝影是什麼呢?

關於攝影家 陳彥呈 https://chen-yan-cheng.weebly.com/about.html   
陳彥呈,1988 生於台灣台中,現居台中,2013 開始自由攝影師工作,2016年成為專職奶爸,目前遊走於育兒、烹飪、家事等領域,也進行影像創作。陳彥呈的作品大多關於自身的生存現狀,再現當下的內心衝突與焦慮,試圖讓影像從生活經驗擴及到社會群體。他認為攝影的目的在於對自己提出問題,影像是自己與自己對話過程時的一種產物,多數時候提問比找到解答更為重要,攝影就是這樣的一個媒介。近期作品除了從自身出發外也回到攝影本身,嘗試討論攝影提問的方法。作品曾受邀至國立台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中國、新西蘭等地展出。

『沉潛蟄伏』潛行者計畫之三陳彥呈《錦鯉KOI
展期|2021.10.16-2021.11.14
開幕|2021.10.16 () 14:30
講座|2021.10.23 () 15:00-17:00
講題|到底是我們在拍照片,還是照片在寫我們?
對談人|沈柏逸 v.s. 攝影家陳彥呈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20號地下樓
電話|02-2778 8458​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 11:00-19:00

策展立群,顏鵬峻
執行長:邱奕堅
贊助單位: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

『沉潛蟄伏』潛行者計畫 II-《下載“巫“托邦 》劉怡君攝影個展

 


1839當代藝廊,於8月份推出『沉潛蟄伏』潛行者計畫系列,以在台灣隱沒已久的青年藝術家為主的計畫展覽,讓⼤家能夠了解台灣的攝影創作領域的多元化,也讓喜愛攝影的朋友們,看到更不⼀樣且優秀的攝影作品。

隨著首檔的廖哲毅《我的文藝復興之旅》個展之後,接著系列二,推出女性攝影家劉怡君的《下載托邦》。敬請期待,94()下午2:00開幕,918()下午3:00攝影開講,千萬別錯過。更多訊息請參閱www.1839cg.com

1839當代藝廊 執行長:邱奕堅
策展⼈:⾺立群,顏鵬峻

展期|2021.9.04-2021.10.08
開幕|2021.9.04 () 14:00
講座|2021.9.18 () 15:00-17:00​ (線上報名)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20號地下樓
電話|02-2778 8458​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 11:00-19:00​

下載托邦

透過角色扮演傳達了他們的內在身份。 在鏡頭細心、細膩的凝視下,我專注於他們的呈現、主觀意識和想像中的場景,以人像為媒介來表達被攝對象的精神。 試圖用相機的視角捕捉主體和模仿者之間的遊戲。 一個世界就像神的國度,一個自由的空間創造。

關於攝影家 劉怡君 www.liuyichuneagles.com
劉怡君,⾃2014起即投入數個專題式影像創作⾄今,創作從攝影出發,關注⼈之於現代⽣活⽣命處境、⾝份座標及⽂化研究將創作變成⼀個有如鏡像的反射,照⾒⼈們的各種想像、慾望、意識形態與幻⾒。曾獲得1839攝影藝術新秀獎( 2014)Next ART Tainan台南新藝新藝獎⾸獎(2017)公辦比賽的肯定。代表作品包括《Trifles( Begin2014and ongoing)、《Dining table theater餐桌劇場》(2016)、與《不安的本貌Unstable Mode of Waking Life(2016)、《迷⾳巫世代 witch Generatio(2019-2020)等等。

2021年5月8日 星期六

Kenro IZU 井津建郎│永恆之光-白金密碼

 

「照片就是我的全世界,一種呈現手法和記錄方式,蘊含著我和被攝體之間的私密對話。」—— Kenro Izu 井津建郎

以十九世紀古典「白金技法」創作且聞名國際的知名攝影藝術家 – 井津建郎(Kenro Izu),回顧過去40年的白金系列作品中,精選出三十件白金作品,內容包含,聖地、吳哥窟、不丹、靜物、人體、風景等,於5月在1839當代藝廊展出。

Kenro的白金照片有著豐富的中間層次與階調,光與影之間充滿詩意的氣氛與生命的平靜。也因為白金照片在所有攝影照片中最具有耐久保存,500年不退色可以永世流傳,在現今數位攝影的時代下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Kenro的作品深獲國外美術館及收藏家的積極典藏,不論是在觀賞或是收藏價值上都有極高的評價。

Kenro IZU 井津建郎│永恆之光-白金密碼
展期|2021.5.1-2021.5.30​
開幕|2021.5.8 14:30-17:00​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20號地下樓
電話|02-2778 8458​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 11:00-19:00​